听松阁

枕边听松语,槛外看潮生。

凉州词二首·其一

唐 王翰

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 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? 创作背景   新唐书·乐志》说:“天宝间乐调,皆以边地为名,若凉州、伊州、甘州之类。”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。从标题看,凉州属西北边地;从内容看,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,夜光杯是西域所进,琵琶更是西域所产,胡笳更是西北流行乐器。这组七绝正是一组优美的边塞诗。 鉴赏  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,用铿锵激越的音调,奇丽耀眼的词语...

临江仙·滚滚长江东逝水

明 杨慎

《廿一史弹词》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。 是非成败转头空。 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   白发渔樵江渚上,惯看秋月春风。 一壶浊酒喜相逢。 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 创作背景   1511年(明朝正德六年), 杨慎获殿试第一。1524年因得罪世宗 朱厚熜,杨升庵被发配到云南充军。他戴着枷锁,被军士押解到湖北江陵时。正好,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江边煮鱼喝酒,谈笑风生...

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

唐 李白

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 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 创作背景   寓居安陆期间,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,两人很快成了挚友。开元十八年(730年)三月,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(今江苏扬州),约孟浩然在江夏(今武汉市武昌区)相会。几天后,孟浩然乘船东下,李白亲自送到江边。送别时写下了这首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。 赏析  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。它不同于王勃...

水仙子·夜雨

元 徐再思

一声梧叶一声秋, 一点芭蕉一点愁, 三更归梦三更后。 落灯花,棋未收, 叹新丰逆旅淹留。 枕上十年事, 江南二老忧,都到心头。 赏析   “一声梧叶一声秋,一点芭蕉一点愁。”首先渲染了伤感的情绪,“梧桐”、“芭蕉”、“夜雨”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总是和离愁、客思、寂寥悲伤联系在一起,全曲描写在凄凉寂寞的旅店里,形孤影单、卧听夜雨的情景。曲的起首句以雨打梧桐破题,烘托出“梧桐一叶落,天下尽知...

折桂令

元 徐再思

平生不会相思,才会相思,便害相思。 身似浮云,心如飞絮,气若游丝。 空一缕馀香在此,盼千金游子何之。 证候来时,正是何时? 灯半昏时,月半明时! 这首词,可谓相思词中的上品,患上了相思病的人,简直就像是无药可救的病人,气若游丝,奄奄一息,如果再见不到那个日思夜想着的人,真的就要彻底绝望了!相思,是一种什么样的病,能让能哀痛成这样?又让人虚弱成这样?这首词,因为它的真挚自然,令人感觉十分真实...

山坡羊·潼关怀古

元 张养浩

峰峦如聚,波涛如怒,山河表里潼关路。 望西都,意踌躇。 伤心秦汉经行处,宫阙万间都做了土。 兴,百姓苦; 亡,百姓苦! 创作背景   张养浩为官清廉,爱民如子。天历二年(1329年),因关中旱灾,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。他命驾西秦过程中,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,感慨叹喟,愤愤不平、遂散尽家财,尽心尽力去救灾,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。张养浩在“关中大旱”之际写下了这首《山坡羊》。 赏析 ...

天净沙·秋思

元 马致远

老树昏鸦, 小桥流水人家, 古道西风瘦马。 夕阳西下, 断肠人在天涯。 元曲当中,最爱这一首,太经典了!只是简单的事物排列:枯藤、老树、昏鸦、小桥、流水、人家、古道、西风、瘦马……但奇怪的是,这些事物,放在一起之后,似乎一下子就产生了某种化学反应,那种凄凉的意境,马上就攫住了人的心,让人生出无限悲凉之意。诗人困窘潦倒一生,郁郁不得志,这首《秋思》,写出了他漂泊天涯时的心情,最后一句“断肠人...

离骚

先秦 屈原

帝高阳之苗裔兮,朕皇考曰伯庸。 摄提贞于孟陬兮,惟庚寅吾以降。 皇览揆余初度兮,肇锡余以嘉名: 名余曰正则兮,字余曰灵均。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,又重之以修能。 扈江离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。 汩余若将不及兮,恐年岁之不吾与。 朝搴阰之木兰兮,夕揽洲之宿莽。 日月忽其不淹兮,春与秋其代序。 惟草木之零落兮,恐美人之迟暮。 不抚壮而弃秽兮,何不改乎此度? 乘骐骥以驰骋兮,来吾道夫先路! 昔三后之纯...

摸鱼儿·雁丘词·迈陂塘

金朝 元好问

乙丑岁赴试并州,道逢捕雁者云:“今旦获一雁,杀之矣。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,竟自投于地而死。”予因买得之,葬之汾水之上,垒石为识,号曰“雁丘”。同行者多为赋诗,予亦有《雁丘词》。旧所作无宫商,今改定之。 问世间,情为何物,直教生死相许? 天南地北双飞客,老翅几回寒暑。 欢乐趣,离别苦,就中更有痴儿女。 君应有语:渺万里层云,千山暮雪,只影向谁去? 横汾路,寂寞当年箫鼓,荒烟依旧平楚。 招魂楚些...

摸鱼儿·问莲根有丝多少

金朝 元好问

  泰和中,大名民家小儿女,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,官为踪迹之,无见也。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,衣服仍可验,其事乃白。是岁此陂荷花开,无不并蒂者。沁水梁国用,时为录事判官,为李用章内翰言如此。此曲以乐府《双蕖怨》命篇。“咀五色之灵芝,香生九窍;咽三危之瑞露,春动七情”,韩偓《香奁集》中自序语。 问莲根、有丝多少,莲心知为谁苦? 双花脉脉娇相向,只是旧家儿女。 天已许。甚不教、白头生死鸳鸯浦? ...

关雎

先秦 佚名

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 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 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悠哉悠哉,辗转反侧。 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。 参差荇菜,左右芼之。窈窕淑女,钟鼓乐之。 赏析   《国风·周南·关雎》这首短小的诗篇,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。它是《诗经》的第一篇,而《诗经》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。虽然从性质上判断,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...

九章

先秦 屈原

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,发愤以抒情。 所作忠而言之兮,指苍天以为正。 令五帝使折中兮,戒六神与向服。 俾山川以备御兮,命咎繇使听直。 竭忠诚而事君兮,反离群而赘肬。 忘儇媚以背众兮,待明君其知之。 言与行其可迹兮,情与貌其不变。 故相臣莫若君兮,所以证之不远。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,羌众人之所仇也。 专惟君而无他兮,又众兆之所雠也。 壹心而不豫兮,羌无可保也。 疾亲君而无他兮,有招祸之道也。 思君其...

齐天乐·蟋蟀

宋 姜夔

丙辰岁,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,功父约予同赋,以授歌者。功父先成,辞甚美。予裴回末利花间,仰见秋月,顿起幽思,寻亦得此。蟋蟀,中都呼为促织,善斗。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,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。 庾郎先自吟愁赋,凄凄更闻私语。 露湿铜铺,苔侵石井,都是曾听伊处。 哀音似诉。正思妇无眠,起寻机杼。 曲曲屏山,夜凉独自甚情绪?   西窗又吹暗雨。 为谁频断续,相和砧杵? 候馆...

贺新郎·西湖

宋 文及翁

一勺西湖水。 渡江来,百年歌舞,百年酣醉。 回首洛阳花石尽,烟渺黍离之地。 更不复、新亭堕泪。 簇乐红妆摇画舫,问中流、击楫何人是? 千古恨,几时洗?   余生自负澄清志。 更有谁、磻溪未遇,傅岩未起。 国事如今谁倚仗,衣带一江而已! 便都道、江神堪恃。 借问孤山林处士,但掉头、笑指梅花蕊。 天下事,可知矣! 文及翁(生卒年不详)字时学,号本心,绵州(今四川绵阳)人,徙居吴兴(今浙江湖州)...

虞美人·听雨

宋 蒋捷

少年听雨歌楼上。 红烛昏罗帐。 壮年听雨客舟中。 江阔云低、断雁叫西风。   而今听雨僧庐下。 鬓已星星也。 悲欢离合总无情。 一任阶前、点滴到天明。 蒋捷(生卒年不详),字胜欲,号竹山,宋末元初阳羡(今江苏宜兴)人。先世为宜兴巨族,咸淳十年(1274)进士。南宋亡,深怀亡国之痛,隐居不仕,人称“竹山先生”、“樱桃进士”,其气节为时人所重。长于词,与周密、王沂孙、张炎并称“宋末四大家”。其...

绮罗香·咏春雨

宋 史达祖

做冷欺花,将烟困柳,千里偷催春暮。 尽日冥迷,愁里欲飞还住。 惊粉重、蝶宿西园,喜泥润、燕归南浦。 最妨它、佳约风流,钿车不到杜陵路。   沉沉江上望极,还被春潮晚急,难寻官渡。 隐约遥峰,和泪谢娘眉妩。 临断岸、新绿生时,是落红、带愁流处。 记当日、门掩梨花,剪灯深夜语。 赏析   史达祖工于描摹景物,以咏物词见长。这首咏春雨的《绮罗香》构思巧妙,摹写生动,情致深婉,也是他的咏物佳作之...

双双燕·咏燕

宋 史达祖

过春社了,度帘幕中间,去年尘冷。 差池欲住,试入旧巢相并。 还相雕梁藻井。 又软语、商量不定。 飘然快拂花梢,翠尾分开红影。   芳径。 芹泥雨润。 爱贴地争飞,竞夸轻俊。 红楼归晚,看足柳昏花暝。 应自栖香正稳。 便忘了、天涯芳信。 愁损翠黛双蛾,日日画阑独凭。 史达祖1163~1220?年,字邦卿,号梅溪,汴(河南开封)人。一生未中第,早年任过幕僚。韩侂胄当国时,他是最亲信的堂吏,负责...

采桑子·恨君不似江楼月

宋 吕本中

恨君不似江楼月,南北东西,南北东西,只有相随无别离。 恨君却似江楼月,暂满还亏,暂满还亏,待得团圆是几时? 吕本中(1084- 1145),字居仁,世称东莱先生,寿州人,诗人,词人,道学家. 诗属江西派.著有«春秋集解»,«紫微诗话»,«东莱先生诗集» 等. 词不传,今人赵万里«校辑宋金元人词» 辑有«紫微词»,«全宋词» 据之录词二十七首.吕本中诗数量较大,约一千二百七十首。 赏析 ...

诉衷情 · 当年万里觅封侯

宋 陆游

当年万里觅封侯,匹马戍梁州。 关河梦断何处?尘暗旧貂裘。   胡未灭,鬓先秋,泪空流。 此生谁料,心在天山,身老沧洲。 创作背景   公元1172年(宋孝宗乾道八年),陆游在西北前线重镇南郑军中任职,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。公元1189年(淳熙十六年)陆游被弹劾罢官后,退隐山阴故居长达十二年。这期间常常在风雪之夜,孤灯之下,回首往事,梦游梁州,写下了一系列爱国诗词。这首《诉衷情》是其中...

西江月·遣兴

宋 辛弃疾

醉里且贪欢笑,要愁那得工夫。 近来始觉古人书,信著全无是处。   昨夜松边醉倒,问松我醉何如。 只疑松动要来扶,以手推松曰去。 创作背景   入南宋后,由于南宋小朝廷对外屈辱求和,主张抗金的 辛弃疾不是沉沦下僚,就是被派往远离前线的后方去任职,不能发挥他抗金的志向与才能,最后还被废退家居,过着闲居生活达十八年之久。《西江月·遣兴》这首词,大概就是在他废退闲居时的作品。 赏析一   欣...

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

宋 辛弃疾

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 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   七八个星天外,两三点雨山前。 旧时茅店社林边,路转溪桥忽见。 创作背景    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,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,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,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。宋孝宗淳熙八年(1181),他被弹劾罢官,回到带湖家居,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。 赏析  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...

秦楼月·芳菲歇

宋 向子諲

芳菲歇,故园目断伤心切。 伤心切,无边烟水,无穷山色。   可堪更近乾龙节,眼中泪尽空啼血。 空啼血,子规声外,晓风残月。 创作背景   这首词当作于靖康之变(1126-1127)后的一个暮春,当时徽钦二宗被金人掳走,中原沦丧于金人之手,而南宋朝廷偏安一隅,不思收复失地,迎回徽钦二宗。词人为了抒发家亡国破,悲哀愤恨的心情,写下了这一首词。 赏析   公元1127年“靖康之变”,徽、钦...

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

宋 辛弃疾

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 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。 沙场秋点兵。   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。 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 可怜白发生! 创作背景   辛弃疾21岁时,就在家乡历城(今山东济南)参加了抗金起义。起义失败后,他回到南宋,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。后来,他长期不得任用,闲居近二十年。公元1188年,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,即第二次“鹅湖之会”。此词当作于这...

点绛唇·蹴罢秋千

宋 李清照

蹴罢秋千,起来慵整纤纤手。 露浓花瘦,薄汗轻衣透。 见客入来,袜刬金钗溜。 和羞走,倚门回首,却把青梅嗅。 创作背景   此词为 李清照的早年之作。据陈祖美《李清照简明年表》:公元1100年(宋哲宗元符三年),李清照结识 张耒、 晁补之及同龄诸女友,《浣溪沙·淡荡春光寒食天》、《点绛唇·蹴罢秋千》等词当作于是年前后。 赏析   此词,属存疑之作,若确为易安作品,当为清照早年作品,写尽...

满江红·写怀

宋 岳飞

怒发冲冠,凭栏处、潇潇雨歇。 抬望眼,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 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 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!   靖康耻,犹未雪。 臣子恨,何时灭! 驾长车,踏破贺兰山缺。 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 待从头、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 创作背景   第一种说法:岳飞第一次北伐,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。第二种说法:公元1136年(绍兴六年)。绍兴六年,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岳飞...

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

宋 辛弃疾

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,孙仲谋处。 舞榭歌台,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。 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 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   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。 四十三年,望中犹记,烽火扬州路。 可堪回首,佛狸祠下,一片神鸦社鼓。 凭谁问,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 创作背景   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(1205年) ,辛弃疾六十六岁。当时韩侂胄执政,正积极筹...

摸鱼儿·更能消几番风雨

宋 辛弃疾

淳熙己亥,自湖北漕移湖南,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,为赋。 更能消、几番风雨,匆匆春又归去。 惜春长怕花开早,何况落红无数。 春且住,见说道、天涯芳草无归路。 怨春不语。 算只有殷勤,画檐蛛网,尽日惹飞絮。   长门事,准拟佳期又误。 蛾眉曾有人妒。 千金纵买相如赋,脉脉此情谁诉? 君莫舞,君不见、玉环飞燕皆尘土! 闲愁最苦! 休去倚危栏,斜阳正在,烟柳断肠处。 创作背景   公元1179...

卜算子·见也如何暮

宋 石孝友

见也如何暮。别也如何遽。 别也应难见也难,后会难凭据。   去也如何去。住也如何住。 住也应难去也难,此际难分付。 石孝友,南宋词人,字次仲,江西南昌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宋孝宗乾道二年(1166)进士。填词常用俚俗之语,状写男女情爱。仕途不顺,不羡富贵,隐居于丘壑之间。 石孝友著有《金谷遗音》,《直斋书录解题》著录一卷,明《唐宋名贤百家词》本作《金谷词》,不分卷。有明汲古阁《宋六十名家词》本、...

南乡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怀

宋 辛弃疾

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。 千古兴亡多少事?悠悠。不尽长江滚滚流。   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。 天下英雄谁敌手?曹刘。生子当如孙仲谋。 创作背景   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(宋宁宗嘉泰三年)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,即第二年阳春三月,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。镇江,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。每当他登临京口(即镇江)北固亭时,触景生情,不胜感慨系之。这首词就是在...

凤凰台上忆吹箫·香冷金猊

宋 李清照

香冷金猊,被翻红浪,起来慵自梳头。 任宝奁尘满,日上帘钩。 生怕离怀别苦,多少事、欲说还休。 新来瘦,非干病酒,不是悲秋。   休休,这回去也,千万遍《阳关》,也则难留。 念武陵人远,烟锁秦楼。 惟有楼前流水,应念我、终日凝眸。 凝眸处,从今又添,一段新愁。 创作背景   此词是 李清照的早期作品,创作地点在青州。自公元1107年起,李清照与赵明诚屏居乡里十余年。赵明诚何时重新出来做官,...